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乌兰浩特市 > 乌兰浩特市新闻 > 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三结合扶贫见成效

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三结合扶贫见成效

发布时间:2019/3/9 20:59:41

年以来,乌兰浩特市就业局针对贫困人员职业技能水平低、市场竞争能力弱、就业渠道过窄的突出症结,总结扶贫工作经验,逐步探索出了“街企、村企、校企”+就业的“三结合”扶贫模式,由街道、乡镇、学校免费提供就业场地,就业部门负责提供设备及服务,企业提供技能培训、就业岗位和生产订单,通过三方联动将市场需求与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和脱贫增收有机结合,为贫困人员搭建全流程的扶贫孵化平台,使贫困户不用远离家乡,便可以享受到便捷优质高效的扶贫援助服务。

“村企”+就业扶贫

坐落在葛根庙镇的兴安盟三榆木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制作套装门、整体橱柜、榻榻米为主营业务的民营企业。三榆木业作为“村企+就业”的示范性企业载体,安置浩特营子嘎查和呼格吉勒嘎查的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企业的扶贫车间里,墙上的“三榆木业员工收入标兵榜”格外引人注目,上面详细记录了包括建档立卡户在内的每名员工的收入情况。作为三结合扶贫新模式的受益人,家住葛根庙镇呼格吉勒嘎查的金立国在家中排行老二,他和哥哥都是大学生,一户普通农户要供养两个大学生实属不易。他家也因为孩子上学负担重,加之父母年纪大、身患疾病而成为建档立卡户。金立国一毕业就在外地打零工,直到年听说家乡成立了三榆木业公司,他决定回乡应聘。如今,金立国已经在三榆木业工作近一年,每月多元的收入让他结束了在外漂泊的生活,心也安定了下来。金立国感慨地说:“这里的工资待遇我很满意,终于在家乡实现稳定就业了,可以凭一己之力减轻家里负担了”。

“街企”+就业扶贫

“街企”+就业扶贫的模式让贫困人口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纪凤艳曾经是迎晨服装公司名噪一时的员工,年迎晨宣布破产,纪凤艳和厂里多名职工一夜之间成了下岗职工,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因为长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纪凤艳一直靠打零工维持生计,而丈夫的离世让本就窘迫的生活雪上加霜,抚养孩子、照顾老人的重担全部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年,怀着对品牌的深厚感情,纪凤艳又回到了迎晨公司的“扶贫车间”工作。凭借原有的专业功底和系统性的培训,很快就能独当一面,如今她已经成为公司的技术指导并兼任生产部门的副主任。迎晨的扶贫车间让她的一技之长有了用武之地,也让她的生活重新走上正轨。“经济稳定了,生活也稳定了,重要的是感觉自己又有了归属感”。

“校企”+就业扶贫

“校企”+就业扶贫的模式让贫困人口在家中挣“工资”。年1月16日,在葛根庙镇哈达那拉嘎查就业实训基地内,首期针对贫困户举办的手工拼布培训班如期开班。16名哈达那拉嘎查村民在认真聆听了专业老师的讲解之后,开始动手实操,按照画好的纹样拼接花布。参加培训的村民都是有一定缝纫基础的家庭妇女,经过老师的讲解,大家开始飞针走线,拼接的样品绣线密实、针脚整齐。培训课程结束后,学员们按照来料加工要求制作零钱包、钥匙包等产品,按计件提成,一件零钱包成品提成12元,每人每天大约完成5件成品,预计收益60元。葛根庙镇哈达那拉嘎查贫困村民王淑芹说:“一直想学手工技术,农闲的时候可以为家里创收,这个培训班办得太好了,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学到实用的技术。”

为了帮助贫困户实现“有岗位、留得住、能脱贫”的目标,乌兰浩特市就业局根据贫困户实际需求,精准发力,多管齐下,通过不间断地举办送文艺、送政策、送岗位“三下乡”专场招聘会、国家扶贫日招聘会、企业助力精准扶贫招聘会等多场次招聘会,将就业服务“打包”送到贫困户家门口,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不出村就能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推动就业扶贫工作从“输血扶贫”到“造血扶贫”的全面升级。

兴安盟就业局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在什么医院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安全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lanhaotezx.com/wlhtsxw/5751.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