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乌兰浩特市 > 乌兰浩特市新闻 > 男子来呼和浩特上交圣旨金牌,不料却被研究

男子来呼和浩特上交圣旨金牌,不料却被研究

发布时间:2024/4/10 18:03:06

年,李献功拉着堂弟来呼和浩特上交圣旨金牌,不料,却被研究所拒之门外。临走前,堂弟留下一信封,没想到,负责人打开后,惊讶得差点叫出声来。李献公是内蒙乌兰浩特市索伦镇人,这几年做生意欠下债务。眼看日子过不下去,他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交给他的一件宝物。于是急忙跑进地窖,拿出随手扔进去的长方形金属牌,虽然过去好多年,但它依然光彩依旧。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不会是金的吧,想到这儿,李献功连忙去朋友家借了金戒指作比较。一对比,他失望了,戒指的颜色明显比牌子深,就在他沮丧时,朋友家成吉思汗画像上的一行字,引起了他的注意。据老人讲,这是一种失传已久的古文字,估计是成吉思汗的名字。这画像上的文字,不正是手上牌子的文字吗?难道这牌子和成吉思汗有关。想到这儿,他找来当地收藏家刘振春和张国林。经过一番探讨,他们决定带李献功来银行,对牌子做成分分析,没想到这块牌子的含金量为58.44%,其余成分为银。看到结果,三人都很高兴。尤其是李献功,觉得这么大一块金子,一定值不少钱,而刘张两人,觉得这块牌子非比寻常,是件难得的宝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人决定花元合伙买下这块金牌。可就在刘振春拿放大镜仔细看时,他发现牌子圆环上有一行小字“张字九十六号”,心想这不会是贼赃吧。因为只有考古人员在清理出土文物,或博物馆登记文物的时,才会给东西编号码。于是,他对李献功就说:“我俩今天没带这么多现金,要不先给你两千做定金,剩下的1万块,过几天再来拿”。虽然李献公不太乐意,但也找不到其他买家,便答应两周后再来拿钱。等李献功一走,他们便给金牌拍照,将照片发往全国的博物馆,查看是否是被盗文物。可一周过去了,博物馆一点消息也没有。而到家后的李献功,也觉得自己不能轻易将金牌卖掉,万一是件宝贝,自己就吃亏了。于是,在约定这天,一个怕贼脏不敢买,一个怕卖亏不愿卖。几天后,刘振春得到一家博物馆的回复,金牌上的文字,是已经失传的元朝初期巴思巴文。此时,李建功正在一家金店,为了尽快换成现金,他决定把金牌融化。听到消息的刘振春立刻赶往金店,看见李献功手上的金牌,顿时松了口气。他带上人和牌子,找到乌兰浩特市文联的江川,江川一眼认出金牌上面的文字是元代忽必烈时期的巴思巴文。这牌子属于国家1级文物。李献功犹豫再三,决定把牌子上交国家。他拉上堂弟李奎功,登上呼和浩特的火车。下车后,兄弟俩四处打探博物馆和研究所,可没想到碰了一鼻子灰。这天,两人来到一研究所,可没想到工作人员看都没看,就直接说我不懂。李献功生气的拽上弟弟:“回家,咱不受这气”。可临走时,弟弟却悄悄在办公室桌上,留下一个装着金牌照片和文字卡片的信封。他们没想到,那个信封,在这家研究所里,掀起了惊涛骇浪。就在哥俩离开后不久,所里的负责人发现他们留下的信封,等看到里面的照片时,惊讶得差点叫出声来。因为研究所的电脑里,也有一块这样的牌子的照片,两块牌子除了颜色有分别,不论内容还是大小,都一模一样。而这块牌子正是这家研究所的镇所之宝。巴思巴文元代牌,在全世界只发现过三块,第一块铁质镀金牌,是藏部扎什伦布寺的圣物;第二块长方形银牌,是俄远东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第三块,就是研究所收藏的这块。为了找到这块牌子和它的主人,研究所动员了所有力量,找遍整个呼和浩特。可李献功却差点将这金牌弄丢,几天前,他为了赶车将金牌遗忘在火车站旁的旅店内,等再返回房间,掀开床垫时,彻底长舒一口气。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今,这块金牌,静静地躺在内蒙大学博物馆的保险箱里,上面的文字也翻译了出来。意思是:在至高无上的神的名义下,皇帝的命令是不可违抗的,谁若不从,问罪处死,原来这是一块传达皇帝旨意的圣旨牌。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唯一一块元代圣旨金牌。这个发现对研究元代,军事文化都提供了新的依据。而李献功,上交金牌后,也得到了5万块的国家补偿,这笔钱,不仅让他还清了债务,还过上了稳定的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lanhaotezx.com/wlhtsxw/1431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