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近年来,乌兰浩特市结合乡村旅游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产业,一批“新农人”正在这片热土上,砥砺奋进,用智慧和汗水浇灌梦想,一幅乡村振兴的秀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春暖花开柳含笑,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胡力斯台嘎查温室大棚的绿长茄也到了成熟的季节。繁茂的茄秧上,累累绿茄莹润蓬松,朵朵紫茄花预示着未来的好收成。大棚的主人王福生,人称“茄子大王”,他种植的绿长茄皮薄肉嫩,是附近各大菜市场上的畅销蔬菜。这些年靠种植绿长茄,王大哥一家的小康路也越走越宽广。
“我这一棚茄子下来已经半个多月了,现在是隔一天收一次,过两天温度高了,天天都能摘斤左右。卖的也挺好,攒了点积蓄,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了。”王福生说道。
设施农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成功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也让乡村“采摘游”成为都市人群娱乐休闲的新选择。春光明媚,在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设施农业园区的樱桃大棚里,成熟的果实挂满枝头,绿叶与红果交相辉映,色泽光鲜,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采摘,大家三两为伴,边摘边吃,尽情享受春日的甜美时光。
看着樱桃园里络绎不绝的游客,种植户张小磊喜上眉梢:“开始我种植了4棚大樱桃,到现在我已经发展了11个棚。我们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了,品种上又增加了几项,从口感、产量上都有所提高。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的生产效益也越来越好,对这个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有信心。”
返乡创业,逐梦希望的田野,是当下很多有志青年的职业选择。在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设施农业园区里有一座特别的温室大棚,棚内各色小巧玲珑、萌态十足的多肉植物排列整齐,仿佛一座微型植物园,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采购。
“今天天气挺好的,我和朋友出来溜达,听说这附近有一个多肉种植园,我俩都是多肉爱好者,她家多肉状态都特别好,各种各样都有,我俩逛得特别开心,也买了几盆回去。”乌兰浩特市游客于飞如是说。
大棚的主人陈玲玲原是生活在城市里的白领,随着义勒力特镇农旅融合的深入推进,让她发现了创意农业的发展契机,也唤醒了她多年以来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截至目前,乌兰浩特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棚室数量达栋,种植面积约亩,年计划种植面积亩,预计总产量0.7万吨。春和景明,在乌兰浩特这片生机盎然的大地上,人们挥洒辛勤的汗水,收获不负耕耘的美好未来。
总监制:董玉玺
监制:刘文静
责任编辑:陈博
编辑:孙莹
记者:李智欣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