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乌兰浩特市 > 乌兰浩特市新闻 > 成吉思汗庙名称的文化秘密

成吉思汗庙名称的文化秘密

发布时间:2022/2/4 20:16:26

成吉思汗庙名称的文化秘密

乌兰浩特成吉思汗庙,雄居汗山之巅,左有洮儿之拥,右有归流之护,抚兴安山水,佑万千百姓,成为这一方热土的守护神!

但不少人对成吉思汗庙为什么称“庙”缺乏理解,认为这个名称不伦不类:庙里没神像,称庙无喇嘛。纪念成吉思汗的建筑为什么叫“庙”呢?这样的疑惑是值得一说的问题,据此今人可知当时日伪高压下蒙古族进步知识分子的文化智慧。

成吉思汗庙的兴建,在风雨如晦的二十世纪四世年代初。当时,兴安南省兴安总省所在地的王音苏莫(王爷庙),城区东北高地有一个“天照大神”的祭祀牌位,这对一些正直的知识分子而言,是一种精神和人格的摧残辱没,外来的“那仁珲”(日本人),已然是这方土地的主人,公职人员都定期祭拜他们的“天照大神”,令他们心绪难平。因此,决心树起蒙古民族缔造者成吉思汗祭祀殿堂,那么,这样的殿堂无异是文化领域与日本人的阵地争夺。怎样命名这一建筑,使日本人即使不情愿也不得不妥协退让,就在于这一建筑的定位与命名。

这些知识分子深知中日两国佛教文化源远流长,祭祀殿堂的命名既规避又契合需要深知历史和现实、文化与宗教、中国及日本的差别、异同、国情,唯如此方可达成目标,这是成吉思汗庙名称的显性意蕴。

而隐性意义在于传统文化的暗寓,是成吉思汗庙名称命名的秘密所在——答案形成于元朝。

史乘记载:宗庙祭享之礼…世祖中统元年七月丁丑,设神位于中书省,用登歌乐,遣必者赤致祭焉(《新元史·宗庙上》)。中统元年是年,这一年忽必烈于上都即位,并马上与哈喇和林称帝的胞弟阿里不哥开始了争位战,在残酷的战争进行过程中,忽必烈依然重视祖先(成吉思汗为主)祭祀之礼,在上都建起了宗庙。

中统元年十二月“初命制太庙祭器,法服…四年三月癸卯,诏建太庙于燕京”(《新元史·宗庙上》)。目前的一些观点直言“太庙”为明清两代的家庙,这是模棱两可的话。明清两代的太庙指留存下来的太庙建筑,而非太庙之制始于明清,元代蒙古统治者亦建有太庙,只是建筑实物没有留存而已。

而到了至元元年,“奉安神主于太庙,初定太庙七室之制。皇祖、皇祖妣第一室…”。至元元年为年,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战争已是尾声,在激烈的战争中忽必烈把太庙祭享之礼明确化,成吉思汗神位在太庙七室中处于第一室。

至元二年,正式上尊号,称成吉思汗为“太祖”,三年,确立“八室神主”,这应该是蒙古文化中“八白室”祭祀的初始,八室神主为“烈祖神元皇帝(也速该、第一室)、太祖圣武皇帝(成吉思汗、第二室)、太宗英文皇帝(窝阔台、第三室)、皇伯术赤(第四室)、皇伯考察合台(第五室)、皇考睿宗景襄皇帝(托雷、第六室)、定宗简平皇帝(贵由、第七室)、宪宗桓肃皇帝(蒙哥、第八室)”(《新元史·宗庙上》)。成吉思汗的上尊号于至元二年以外,其他谥号(除术赤、察合台)都是根据丞相安童、伯颜提议于八室太庙建成后的三年十月奉上。

而说到“庙”的规制,明确为“庙制:…前庙、后寝。正殿东西七间,南北五间,内分七室。殿陛二成三阶。中曰泰阶,西曰西阶,东曰阼阶。寝殿东西五间,南北三间,环以宫城,四隅重屋,号角楼。正南、正东、正西宫门三,门各五门,皆号神门,殿下道直东西神门曰横街,直南门曰通街,甓之”。这是至元十七()年的规制;至治元年()有了新庙制“诏议增广庙制。三年,别建大殿一十五间于今庙前,用今庙为寝殿,中三间通为一室,余十间各为一室,东西两旁际墙各留一间,以为夹室。室皆东西横阔二丈,南北入深六间,每间二丈”(《新元史·宗庙上》)。

在元代,蒙古统治者的宗庙礼制,既有蒙古文化元素,更多融入了儒家文化的成分,从开始的简单到后来逐渐完备,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演化、发展。从接受太庙祭祀礼仪到太庙建筑规制,要求具体、数据明确,而文字叙述的画面感非常逼真,如果仔细审读记载的文字,审视成吉思汗庙建筑布局,可知建筑师胸中成吉思汗庙巍峨壮观的外形所踪是什么了!

成吉思汗庙名称的“庙”隐含的文化秘密,早在七百年前就已清清楚楚记载于史乘!而这一秘密在日伪高压下,让这些进步知识分子们以这样的方式有所踪有所隐有所显,最终完成了侵略者铁蹄下的文化杰作!

——传统文化的弘扬,有时既需要胆识又需要学!

李乌拉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lanhaotezx.com/wlhtsxw/1186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