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解民忧”乌兰浩特市残联
开展疑似残疾人上门鉴定服务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市残联立足做好残疾人工作,着力打通服务残疾群众“最后一公里”,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着力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成果。
3月28日,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市残医院骨科专家深入太本站镇,为卧床不起、行动不便的疑似残疾人开展上门鉴定服务,让他们人不离家、足不出户即可办理残疾人证,及时享受惠残助残政策,感受党和政府的关爱。在开展鉴定工作的同时,市残联工作人员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惠残政策,补齐工作短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太本站镇距离市区较远,残疾人出行本就不便,加之出行成本相对较高,评残办证成了难题。残疾人证作为残疾人身份、残疾类别、残疾等级的证明,是残疾人享受助残惠残政策的法律凭证,直接影响着“两项补贴”“低保”等政策的享受。因此,残疾人证对残疾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残疾人有需求,残联有行动。市残联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为残疾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残联工作行动指南,切实发挥残联“代表、服务、管理”职能。
素材来源:乌兰浩特市残联
美编排版:王瀚苒
素材审核:盟残联宣文部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