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搜房网都想组织搜房人和网友出去一起玩,一起旅游,可苦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今天搜房哥就为大家收集最全面的巴彦淖尔市旅游手册,小伙伴们赶快收集吧,以后留着可以带亲人、朋友一起去玩,还可以给你身边的外地的小伙伴们炫耀哦。搜房哥大方的给你了,记得宣传和推广哦,咱们巴彦淖尔市的旅游玩耍的地方很多哦,别怪搜房哥没有告诉你。
乌梁素海
乌梁素海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是黄河改道形成的河迹湖,也是全球荒漠半荒漠地区极为少见的大型草原湖泊。它是中国八大淡水湖之一,素有“塞外明珠”之美誉。是地球同一纬度最大的湿地。年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正式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乌梁素海”蒙古语意为“红柳海”,过去这里曾生长茂密的红柳林,现在是内蒙古重要的芦苇产地。
大桦背
大桦背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平原乌拉特前旗巴音花镇境内。据说,大桦背是因山背面多生桦树而得名。又因其险峻与陕西华山相媲美,故又得“小华山”之名。大桦背是乌拉山第一高峰,海拔米。由于大桦背秘藏于阴山之中,人迹罕至,自然景观保存完好,故有“天然公园”之美称。
玛瑙湖
玛瑙湖就在内蒙古的巴彦淖尔盟和阿拉普盟相毗邻的巴音戈壁滩上。这是一片宽阔玄武岩平凹地,在坦荡的平滩上,铺满了琳琅满目的玛瑙和碧玉。一颗颗圆润可爱的玛瑙如鸡蛋般大小,色彩斑澜,有白色、淡黄色、桔黄色、灰色和红色。碧玉多为红色,还有天蓝色和深蓝色。犹如百花争艳,构成了戈壁滩上的一大奇观。
乌拉山
乌拉山清代称牟那山。位于明安川之南,黄河之北,东起九原区昆都仑沟,西止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西山嘴,全长70多公里,在包头市境内长34公里。乌拉山平均海拔—米,其主峰大桦背位于九原区阿嘎如泰苏木西北,海拔米。乌拉山南麓陡峭,植被稀疏,北坡平缓,草木茂盛。
巴彦淖尔市
巴彦淖尔盟,即现巴彦淖尔市,地处祖国北部边疆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东与包头市为邻,西与阿拉善盟毗连,南临乌海,隔黄河与伊克昭盟相望。巴彦淖尔系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因境内有著名的淡水湖乌梁素海以及众多的湖泊而得名。
慈云寺
慈云寺位于内蒙古磴口四坝乡海于沿境内金堂庙学校北侧,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年(年)。当年陕西大将军赵义率兵至磴口剿匪(赵是佛教信徒),请宁夏精于寺院建筑的僧人,用了近3年时间建成河套地区首座汉佛寺院,并命名为“慈云寺”。大雄宝殿座落于正中,屋顶四角微上翘,浮雕悬空,层顶雕有“二龙戏珠”。前壁彩绘满墙,两侧有两个小陪殿,厢房在两侧纵列,各10余间。大雄宝殿内在其1.5米宽的净台上,5尊佛像皆彩绘金身,清静幽雅。
汉长城
在乌拉特草原上,有两条近似乎行的长城向西北方向延伸,经考证,这两条长城是公元前年汉武帝派光禄勋徐自为和路博德所建。现代学者多称北边的一条为“汉外长城”,南边的一条为“汉内长城”。这两条长城和赵秦长城在构筑方式上不同。赵秦长城因山崖、沟壑据险而筑,几乎全部用石头筑成;而汉外长城和汉内长城多在草原通过,一般无险依,无石可用,只好夯土为墙,经两千多年风雨寒暑,许多地段被今人当做道路使用。这两条长城个别地段用石头筑成或外筑石内包土,在乌拉特后旗乌力吉苏木北15公里处为筑石包士的长城。
阴山岩画
在内蒙古地区的中部、西部东部都有大量的岩画万幅以上,因岩画大部分分部在阴山地带,故名阴山岩画。阴山岩画创作时代从新石器时代一始,经汉唐宋辽金元,直至清代,岩画内容非常丰富,古朴夸张,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阴山岩画以其宏大规模,独特风格和丰富内容,为现存岩画罕见,在全国至世界岩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洪羊洞
洪羊洞位于磴口县城西北公里的狼山之中。其东南山上有传说中的李陵碑,南有赵长城的烽火台,北有阿贵庙的古岩画,是一个独具情趣的游览之地。洪羊洞是迦楼罗天神的供养处。洪羊洞共有五窟,为天然和人工造就而成,沿险径可攀缘至内。五洞名称分别为阿贵洞、达日额柯窑、额尔登珠窑、扎嘎生布窑和嘎日布窑,均为做佛事活动的地方。各洞之内都分别供有不同的神。
常素庙
常素庙,顾名思义,就是常年把斋吃素,不吃荤腥。常素庙,又名甘露寺,为汉式庙宇,砖木结构,四合头庙院。主殿瓦脊,飞檐、斗拱、藻井,雕梁画栋,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正面是殿,东西两侧为房,是内蒙古境内规模最大的一座汉佛教寺庙。
乌拉特草原
巴彦淖尔市地形地貌大体分为三种类型:阴山山脉绵延东西,横亘在巴彦淖尔市腹地;阴山南麓是广阔的河套平原,阴山以北是辽阔的乌拉特草原。这里夏秋两季,绿草如茵,牛羊肥壮,气候凉爽,幽静宜人。游客在这里可以身着蒙古袍,脚蹬蒙古靴,跨上追风的骏马,乘上稳健的骆驼在草原上漫游;可以在篝火的映衬下,欣赏蒙古族歌舞;可以在热情的敬酒歌声中,品尝醇厚清香的马奶酒,清香的手扒肉;烤全羊使你在大饱口福之时大开眼界;牧民家醇香的奶茶、传统的奶食品会使您遐想游牧民族的生活历程;夜宿蒙古包,侧耳倾听阵阵牧歌,抬头数点点繁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那城市的喧嚣已在九霄云外。
乌拉特草原的那达慕大会,是当地传统的群众集会,每年举行一次。主要内容的摔跤、赛马、套马、赛骆驼、舞蹈等活动。“那达慕”一般于七、八月份间举行,旅游若是正遇那达慕盛会,可以观看传统的民族体育表演,还可以与牧民们一起角逐,参加这兴趣盎然的娱乐。
古墓葬
巴市境内的古墓葬大体上以石棺墓和砖石墓为主。以乌拉山、阴山南麓为界,北部多石棺墓,南部多见砖石墓。石棺墓多为早期北方草原狩猎游牧民族的墓葬,多分布于山沟口侧的阳台上,墓室呈方、圆形,方者长3~5米,宽2.5~4米。无论方形或圆形,均普遍用自然块石垒成外棺墙、多为单层、无椁,故名“石棺”。从已发掘的石棺墓看,一般无随葬品,多为单人葬,没有明显的贫富分化,可见石棺墓多为氏族社会的产物。较为典型的石棺墓有乌布浪口、石兰计山口、达拉盖沟口、哈日格乃沟口石棺墓群等。
塞上奇石林
塞上奇石林位于乌中旗海流图镇南15公里的同和太牧场,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其景观是由上千座奇石组成的天然石林。该景区地势平坦,紧邻海流图至五原公路,曾是《白马飞飞》、《铁骑》等多部影视片外景地。
五原誓师台
五原誓师台位于五原县旧城区。建于年9月17日。誓师台呈方形,土筑而成,高6尺,台底两丈,台顶一丈,坐北朝南。台后有登台甬道。从年冯玉祥在五原誓师至年间,誓师台周围先后立碑数座。碑文有“国民联军”,“国民联军纪念”、“纪念冯玉祥将军一九二六年五原誓师”等。立碑署名的有冯玉祥、马鸿逵、刘必达、陈应道、王崇仁等。
甘其毛道口岸
甘其毛道公路口岸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巴音杭盖苏木境内。口岸建设区总占地面积55.82公顷,距边境线2公里。与蒙古国南戈壁省博格达县的嘎顺苏海图口岸相对应,两口岸相距约12.8公里。甘其毛道口岸附近地势开阔。交通运输条件良好,有沙石公路直通口岸。与区内主要交通干线相联。
狼山石刻
在狼山脚下有两块刻石。一块长约1.3米,厚约0·7米,上刻五言诗一首:总统五千兵,纵横万里路,踏平金积堡,调防紫金驻。忽逢重九日,登高于此处,只见蒙古包,不见村与树。在石刻的西边10米处有小石刻,也刻有“同治壬申”等字。“同治壬申”即清穆宗同治十一年(年),可见石刻为此时的作品。从五言诗中看,刻石者为一领兵将军。
镜湖生态旅游区
镜湖生态旅游区位于巴彦淖尔农垦临河农垦西侧,距临河城区北9公里处,占地面积余亩,南部是绿色的草原,西部是三千亩连绵起伏的沙漠,北面是农田,一千二百多亩平静的湖面居中。湖内“骑士庄园、弓箭俱乐部、水上迷宫、绿岛餐厅、休闲群岛、野炊餐饮岛、大观园饭店”等旅游、度假、娱乐、生态建设景观各具特色。四周绿树掩映,芳草连天,鱼跃岛翔,芦苇丛生,可与宁夏的“沙湖”媲美。畅游九曲十八弯的水上乐园、踏上连绵岛屿的微缩万里长城、悬坐惊险刺激的高空索道,仿佛进入仙境,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四大股庙
四大股庙位于五原城南5公里处,又名诸神庙。建于清穆宗同治十一年。是年,万太公、万德原、郭大义和王同春合成四股重新修竣短鞭子渠,此渠竣工后又修了庙,故名“四大股庙”。光绪二十八年,王同春又重修四大股庙。重修后的庙宇与原来的庙相比,不仅规模宏大、雄伟,而且工艺精湛。新建的四大股庙建有正殿、东偏殿、东西两侧禅房、山门、钟楼、鼓楼、药楼以及坐南朝北与庙宇相对的戏台等建筑物。正殿中塑伏魔大帝关公神象,左有火德真君,右有兴水河神。
威信高尔夫度假村
维信国际高尔夫度假村是内蒙古第一家大型综合旅游度假村,及内蒙古首家高尔夫球场。度假村占地余亩,维信国际高尔夫度假村以阴山群峰为屏障,以河套平原为衬托,整体设计气势磅礴,波澜起伏。内蒙古维信国际高尔夫度假村拥有18洞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高尔夫练习场.高尔夫球场是由国内外顶级高尔夫设计大师联袂打造,属国际标准18洞72杆锦标赛级旅游观光球场。占地面积亩,球道全长码。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和植物,借鉴苏格兰林克斯风格,设有大面积的原始沙地和茂密的荒草,高品质的本特草球道碧绿如洗,苏格兰式直壁沙坑尽显不凡,整个球场自然、古朴、宁静、耐人寻味。
乌兰布和沙漠
地处自治区西部巴彦淖尔盟和阿拉善盟境内。北至狼山,东北与河套平原相邻。东近黄河,南至贺兰山北麓,西至吉兰泰盐池。南北最长公里,东西最宽公里,总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海拔8-米之间,地势由南偏西倾斜。乌兰布和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是华西和西北的接合部,地处我国西北荒漠和半荒漠的前沿地带,地理区域为东经°09′-°57′,北纬39°16′-40°57′之间。东北部以河套绿州为界,西部以阿拉善左旗的吉兰泰—图库木公路为界,西北部以狼山为界,东至黄河,南至贺兰山,总面积,8平方千米,是我国的主要沙漠之一。
黄河湿地公园
内蒙古临河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我国黄河流域上中游,黄河“几”字湾北岸,地处河套平原南麓,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境内,地理坐标介于东经°21′26″至°32′29″,北纬40°40′27″至40°41′54″之间,规划总面积.6公顷。是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典型的黄河河滩芦苇沼泽湿地类型,是我国中温带候鸟迁徙、繁衍生息的理想场所。临河黄河湿地是维护黄河流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和祖国北方重要防沙、治沙绿色生态的天然屏障。
黄河流经临河全长约50公里,年均径流量为.2亿立方米,在黄河上游水文作用下形成了大面积河滩芦苇沼泽湿地。临河黄河湿地公园内植物类型多样,包含林地、灌丛、草甸、沼泽、水生植物等多种植被群落类型。规划片区内动物资源丰富,有鸟类14目25科81种,浮游动物3门62种,鱼类4目7科20种,两栖类1目1科2种。有维管束植物1门15科29种,浮游植物6门72种。据统计,规划区内鸟类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包括、白尾海雕、大鸨、遗鸥;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4种,包括斑嘴鹈鹕、白琵鹭、大天鹅、玉带海雕、苍鹰、雀鹰等。
匈奴的崛起,两汉的兴衰,宋元辽金的战迹,无不与富饶的河套平原相关联。各民族在此和睦聚居,形成了多种文化有机交融的特殊的河套文化体系,蕴藏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按照自治区提出“建设祖国北方重要防沙、治沙的绿色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以及巴彦淖尔市委、政府“融入呼包鄂经济圈、打造沿黄经济带”的战略部署,临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内蒙古临河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项目领导小组”,全力推进内蒙古临河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
黄河湿地公园旅游景区位于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南端,双河新区北侧,总占地面积万㎡。公园以生态保护、文化传播、休闲游览和自然野趣为主要内容,共分为蒙元文化展示区、都市文化休闲区、黄河文化展示区、农耕文明观赏区、生态渔业体验区、生态休闲娱乐区、水上活动娱乐区等7个功能区。规划总面积为.8万平方米,其中总干渠河道面积63.6万平方米。
黄河大桥
临河黄河大桥是连接鄂尔多斯和巴彦淖尔两市的第三座公路大桥。该桥总投资5.6亿元,公路大桥及引线工程全长18.1公里,其中大桥长4.2公里,桥宽12米。它的建成通车,将极大地改善沿黄经济带区域交通条件,方便黄河两岸的交流交往,促进两地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
小佘太秦长城
位于乌前旗原小佘太乡东北部,整段长城就地取材,所用石料基本是人工敲砸而成的条状、长方体石块、间杂少量自然石块,采用层层交错叠压的方法垒砌而成,内外壁面规整。长城横断面为梯形,墙面向地形负倾斜,坡段30度,基宽4~6米,顶宽1~3米,高5~6米。在山脊或山沟转角处常有外贴壁,显得格外险峻。在长城南侧较为平缓的山脊上,大约每隔~米,有土筑眺望台,底面4米×7米、高0.5~3米;每隔5千米左右,较高的山顶上均筑有烽火台,底边呈正方形,边长10米,高2~3米,各烽火台相互呼应。年小佘太秦长城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近年来,国家先后拨款万元用于秦长城的保护和修复。
小佘太东北部这段保存最完整的的遗址,当地人称为“边墙”,正南山谷平原村庄叫“广生隆”,正北“白庙子”。部分区段刻有岩画:现存阴山岩画绝大部分分布在小佘太秦长城北-米处,发现4个分布群,计80余幅。画面内容主要有天体日、月、星、精灵神像、人、神面像、舞蹈、争骑、猎牧、文字、图形、飞禽、虎、狼、驼、鹿、羊、车马、毡帐等。这些古老的岩画刻绘在石英脉岩上,同时在这一地区还发现有海藻化石和其它植物化石等。
阿贵庙
阿贵庙位于蹬口县沙金套海苏木境内的狼山山脉中,座落在汉代古城鸡鹿塞西边的沟内,是内蒙古地区红教-的唯一寺庙。阿贵庙建于清德宗光绪三年(年),藏名为“拉西任布?嘎定林阿贵”,清朝改为“宗乘寺”,并于民国元年(19l2年)悬刻有满、蒙、藏、汉四种文字的大匾一块。阿贵庙是典型的藏式建筑。共建有大雄宝殿及陪殿等间,并建有招待所13处,-住所千余间,南大殿门上镶有“宗乘寺”匾额。殿内供奉释迹牟尼像。陪殿内供有红教派本尊达不仁和生象。
阿贵庙依山临隔水而建。山上青蛮迭翠,清溪泻玉;寺前清流缘漪,碧波荡漾;周围山花缤纷,芳香醉人,绿树成荫,百鸟和鸣,一派天然风水宝地。多年来,它以其宏伟壮丽的建筑,美好的传说和仙境般的自然地理环境,吸引了无数宗教僧侣、游人和考古学者。粉碎“-”后,人民政府虽拔款修复,然而远非昔日之貌。
阿贵庙周围还有不少附属建设物:五个奇特的天然岩洞阿贵洞、扎嘎生布窑、达日额柯窑、额尔登珠窑和桑布嘎日布窑均成为做佛事的地方。
赵长城
赵武灵王27年(前年)修筑的长城。它经包头市固阳县进入巴盟乌拉特前旗的小余太乡东北,沿查斯太山向西入乌不浪口,经色尔腾山北麓再过狼山口,在狼山北麓西北伸入乌拉特后旗潮格温都尔西消失,在巴盟境内长达公里。
高阙塞
高阙塞:古地,战国属赵,乌拉山与狼山之间的缺口,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西南。《史记·匈奴列传》和《赵世家》上记载,在赵武灵王二十年(公元前年)打败了林胡、楼烦,二十六年开发了燕、代、云中、九原这些地方。并修筑长城,东起于代(今河北张家口境内),经云中、九原(今内蒙包头市境内),西北折入阴山,至高阙。
石门天然石景园
在阴山峡谷的后部,有一天然小型谷地,当地人称为石门,为花岗岩地貌,由两条沟组成,分别长约米和米,面积约3平方公里。为典型的“U”字型和“V”字型峡谷,峡谷两侧形成了形态多样、栩栩如生的各种象形石头景观。有天然的石板路、石头巷、龙蛇争霸、大鱼头、猴子观海、老鹰捕食、石鸭、老猪梦美、运动员、骆驼峰、松鼠偷日、豹子缩头、金龟探海、大鹏啸天、猴王探头、阴山守护神、天梯、牧羊女、天马行空等,在两条沟中还各有一处清泉,四季长流,名“鸳鸯泉”,榆树点点间或在各景之间,景致优美。在峡谷的入口处还有近百年的榆树和牧民的住所。所有景观尚还未正式命名,但分布相当集中,是不可多得的组合,引人入胜,令人叹为观止。
该景被当地称为“后旗九寨沟”,但实则为“后旗小黄山”更贴切。在该景区往北还有一处大型象形景观——“佛手向天”,在公路边可观此景,在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形成独特的佛手霞光景观。
巴彦淖尔狼山
阴山山脉西段之狼山横贯乌拉特后旗南部多公里,山峰耸立,南陡北缓,南坡海拔高度—米,相对高差平均多米,最大高差达米;北坡海拔高度1—米,相对高差—米之间。主峰巴什喀海拔米,是乌拉特后旗的最高峰。在旗境内形成了众多峡谷和象形景观。
善岱古庙
善岱古庙又名萨拉达布庙,位于后旗境内阴山南麓的高坡上乌盖苏木驻地。建于年(清光绪28年),为-教寺庙,藏传佛教属黄教派。善岱古庙占地约亩,现存大小庙宇5处,分别是正殿、东配殿、西配殿、东厢院、西厢院,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正殿面积平方米,建筑宏伟、肃穆。乌拉特后旗人民政府年出资重修,是乌拉特后旗保存最完整的庙宇群,也是巴彦淖尔市保存最完好的庙宇之一,建筑物为藏传教式构造,幽静庄严,极具观赏和艺术价值,现为乌拉特后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一人,-数人。巴彦淖尔盟佛教协会驻此,常进行佛事活动。最旺盛时-有人,学徒有人。
乌拉特后旗地下靶场
地下靶场是由后旗-负责承建并组织实施开发的一项集大型军事训练及游客射击和观摩场所,该工程长60余米,宽8余米,建设面积平方米,场内设置3个靶位:分别是8米、20米、30米,其它配套设施,如更衣室、休息室等一应俱全。它是内蒙西部地区容量最大的一个地下靶场,具有开发体育旅游和军事旅游的潜力。
大坝口岩画
乌拉特后旗境内的阴山岩画主要分布在青山镇炭窑口东段,巴音宝力格大坝口和巴日沟,岩画的题材内容很丰富,主要反映古代狩猎和游牧民族的社会生活,其中动物岩画有山羊、绵羊、盘羊、岩羊、马、牛、驴、驼等,许多野生动物形象动感强烈,或引颈长鸣,或回首顾盼,或慢步稳行,或奋蹄腾跃,形成强烈的艺术效果。除动物岩画之外,还有部分狩猎和放牧岩画,画面也很形象生动。阴山岩画作为古代北方草原山地文化的一颗明珠,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年5月10日已将大坝口岩画区等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区。
宝音图风蚀景观
宝音图风蚀景观位于乌拉特后旗宝音图苏木驻地南4公里,是紫红色砂质泥岩风蚀形成的自然景观,因形状酷似烽火台,故称川井(烽火台)。原高约平方米,占地平方米,现经多年风蚀,现高约40米,占地平方米,外形壮观而不可攀,从不同角度观望,似昂首远眺的骆驼,又似眺望的牧羊女,形成了独特的大漠景观。游人到此,远离10公里即可观到,由远即近,形态不同,苍老古朴,傲然屹立。川敖边防公路紧临脚下。
蒙古野驴自然保护区
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巴盟乌拉特中旗、后旗北部的巴音杭盖苏木、宝音图苏木、格日勒敖登苏木和巴音前达门苏木境内。北以中蒙边界线为界,跨海流图镇公里。保护区东西横跨公里,南北纵涤22公里,总面积13.18万平方公里。保护区内生长有国家级保护植物——梭梭,并伴生有野生植物96种,有鸟类37种,兽类31种,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7种。年8月,由蒙古国境内迁移过来0多头蒙古野驴,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蒙古野驴是典型的高原寒漠型动物,属马科,多栖息于海拔-0米的高原亚寒带、开阔草原和寒冷的半荒漠地带,以草为食。蒙古野驴具有极强的耐力,既耐冷耐热,又耐饥渴,并具有敏锐的视觉,听觉和嗅觉。蒙古野驴一般为黄棕色,肚大体长,在背部从头至尾贯穿着一道漂亮的黑色鬃毛。经常是三五成群,或结伴而行,善于奔跑,其跑姿酷似野马,时速可达80公里,而且奔跑会一字排开,队形整齐,场面壮观。
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保护区
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保护区位于乌拉特后旗巴音图苏木巴音满都呼嘎查东7公里处,距赛乌素40公里,该化石区距今约7万年至1.2亿年。年发现,年先后有中加、中比恐龙联合考察队数次实地考察、挖掘,出土了一大批距今万年的白垩纪恐龙化石和多种哺乳爬行类化石。
其中一窝幼年甲龙头骨化石,在世界上尚属首次发现;一原角龙全骨胳化石属世界罕见;三窝完整的原龙长行蛋化石,填补了我国白垩纪哺乳类动物化石的空白;甲龙群体化石,共7具骨架,体长均在l米左右,大小相当于成年甲龙的六分之一,幼年甲龙的骨和各部分骨骼均保存完好,排成一列,保持着死前的姿态;两个刚孵化出的幼年甲龙头骨化石,其长度仅有两厘米,这是甲龙发现史上的奇迹;发掘到几具不同年龄的原角龙化石,特别从幼年、成年到老年个体的发现,在世界上实属罕见;有3窝完整的原角龙长形化石,小食的肉龙化石及与恐龙共生的蜥蜴类、鳄类、巨型龟鳖类化石的空白,并将蒙古古哺乳类的历史推前到了万年左右,巴音满都呼成为我国乃至中亚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晚白垩恐龙化石产区,该地堪称恐龙化石宝库,被内蒙古自治区定为“重点恐龙化石保护区”。
希热庙
希热庙位于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政府所在地海流图镇以东12公里处,建于清康熙19年,由第一代-呼勒庆贵禅师在康熙的资助下建成,为东方21个佛教胜地之一。
兴盛时希热庙有僧人多名,香客西至拉萨,东至乌兰浩特,北至大库热(现乌兰巴托),名扬四海。庙中有三眼泉水常流不息,它是希热庙的灵魂。常饮可延年益寿,祛病驻颜。经国家专门机构化验鉴定为天然优质饮用矿泉水。
希热庙景点共由五座大殿,四个山洞和两座白塔组成,曾是我国西部除布达拉宫之外,最大的佛教胜地之一。每年每月要在此举行一次庙会,并于每年六月二十五日-三十日都要在这时举行大型的祭敖包活动,这时游人如织,甚是热闹。于3年重修。
“牛心山”风景旅游区
“牛心山”风景旅游区位于内蒙古乌中旗温更镇镇海斯嘎查地界,与乌梁素太乡鲁大湾村毗邻,距海五公路12公里,因山体似牛心脏而得名。从乌染素太乡鲁大湾村沿着一条宽大的古河道便可进入,河道两旁树木成行,鸟语花香,是一个天然的绿色通道。
旅游区内有多处自然景观,其中主要的是非功过条绿树成荫,流水潺潺的河谷。它由低到高,蜿蜒7公里,在源头处有清泉涌出。一年四季常流不息。盛夏时节,水势更旺,汇成一条瀑布经过四个自然石阶飞流直下,颇为壮观。拾阶而上,视野开阔。群山巍峨挺拔,环抱茂密山榆;坡上绿草如茵,谷中巨石林立,多种人形图案隐约可见,若稍加修饰便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旅游区内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野兔、石羊、石鸡等20多种;野生植物有锁阳、扎门、山大黄、麻黄等多种。可谓旅游资源富集,区位优势明显。
乌中旗秦长城旅游区
公元前年秦统一六国后,为了防御匈奴,秦始皇32年(前21年)在北方大规模修筑长城。在乌拉特中旗乌不浪口红旗店西一公里处,有一条坍塌的长城,从断面上可以看出石垣内部还有一层整齐的墙壁,经考证,此为秦利用赵长城并将其加高加宽进行维修而形成的秦长城。
在长城附近,每隔0.5~1.5公里,便有1处高大的石头堆。从这些坍塌的石堆中仍可找出它原来的四周墙壁,根据残留部分推断,墙壁边长约5~7米,高约6~8米,这就是长城线上用作警讯的烽火台(烽燧)。
烽火台多设在视野宽广的山巅,与长城垂直距离一般不超过三公里。离烽火台不远的高地上,往往还伴随有房址。在重要的山口和关隘处,往往有小城障,城障是附属于长城的军事城堡。
二狼山水库
二狼山水库位于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海流图西南公里处。是为农田的蓄水灌溉和防洪而建。二狼山水库集水面积平方公里,总库容3万立方米。水库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面为广阔的草原。水库大坝为钢筋混凝土拱坝,高41米,长米,顶宽窄3-4.7米。大坝上空,横拉着一道铁索桥,登上索桥,水库全景尽收眼底,使人心旷神怡。这里有雄伟的二狼山,有历史悠久的古长城遗迹,可以赏景、游泳、荡舟、钓鱼,既有美景可供赏玩,又无蚊虫叮咬,是消夏避暑的好地方。
瑙干塔拉草原旅游区
瑙干塔拉草原旅游区位于巴音哈太苏木南侧2公里处,是该苏木牧民舍登在自己的家庭生态牧场上创办的。瑙干塔拉汉语意思为绿色草原。在这块绿地上,建有现代化蒙古包2顶,传统蒙古包3顶,有2峰骆驼、2匹马供游人骑乘和驾车游玩。来到这里,既可以见识这位老牧民苦心经营的家庭生态牧场所产生的多种经济效益,体验蒙古民族生活习俗,同时也能尽情游览迷人的草原风光。
地质公园
在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批地质公园评审中,巴彦淖尔磴口地质公园通过专家评审,晋升为自治区级地质公园。巴彦淖尔盟磴口县是地质遗迹、地质景观丰富、形态多样、分布集中、独具特色的地区之一。磴口地质公园主要以特殊地质构造及火山遗迹、沙漠湖泊、风蚀地貌等自然景观为住,分布有乌兰布和沙漠、纳林湖、人根峰、鸡鹿塞、阴山岩画等地质遗迹、景观。
人根峰
在磴口县哈腾套海苏木西25公里的沟内,有一巨大石柱巍然耸立,直指苍天,该柱呈红褐色,高28米,粗10人可以合围,形状酷似男性生殖器,当地人称之为人根峰,有关此峰传说甚多,相传伏羲和女娲在此处造人后,便把他们的生殖器留下来;穆桂英在此拴过马后,生下了杨文广;周围百姓听说后,不育男女不远千里来此跪拜,虔诚祈求上苍赐予。
鸡鹿塞
鸡鹿塞位于磴口县沙金苏木哈日戈那山口西侧,是汉代重要的军事要塞,石城遗址呈正方形,全用石块修砌。相传汉将卫青、霍去病在此击败匈奴右贤王。《汉书匈奴传》记载: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次赴长安修好,元帝赐王昭君予呼韩邪单于为妻,号昭君为“宁胡阏氏”并派高昌侯董忠和车骑都尉韩昌领兵护出朔方鸡鹿塞。这座巍峨的鸡鹿塞虽然历经两千多年,仍屹立在山坡上,成为汉朝与匈奴友好,经济、文化往来的历史见证。
乌兰布和沙漠三湖旅游区
乌兰布和沙漠三湖位于磴口县巴彦高勒镇北郊4公里,是镶嵌在沙漠边缘与城郊结合的一颗璀璨明珠,水域面积公顷,平均水深1~3米,湖水凝碧、苇丛含烟,各种鱼类游翔浅底。每当春秋两季,仙鹤、天鹅、鸿雁等奇珍异鸟翩然而至,栖息在这波光潋滟,水天一色的湖面上,形成沙漠的一大景观,湖的周边多林种的防沙固沙林带已成绿色屏障,杨柳参天,松柏成行,沙生植物品种繁多,造型独特,不同季节都有开花习性,形成各具特色的木本花卉林,极具观赏价值。湖的南北两岸有良田千亩,是田园旅游的好场所。
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
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距磴口县城1.5公里处,是黄河上第一座一首制引黄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工建筑,在国内享有盛誉,也是巴彦淖尔市唯一的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当灌期,滔滔河水穿闸而下,激起千层碎浪,沸腾澎湃,惊天轰鸣,把整个工程渲染的雄姿英发,气势磅礴。
始建于年,座落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境内的总干渠的入口处。黄河流经巴彦淖尔市公里,灌溉丰饶的河套平原,主要靠东西长多公里的总干渠。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恰似总干渠这条血脉的心脏,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航远、公路运输、发电及工业供水,渔业养殖综合利用的闸坝工程。拦河闸全长多米,巍然屹立在波滔滚滚的黄河上,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成为八百里河套独特的人文景观。
纳林湖
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的巴彦淖尔农垦纳林套海农场,有一处原始形成的处女湖,这里烟波浩淼,欧鸟盘旋,快艇飞驰,翠苇摆荡,青山绿水,交相辉映,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美轮美奂之境,这便是素有大漠明珠之称的纳林湖。
纳林湖距磴口县城40公里,距乌海市机场公里,距巴彦淖尔市区95公里。她是巴彦淖尔农垦继乌梁素海之后又一个极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内蒙古西部第二大淡水湖和重要的湿地,湖泊呈不规则半月形,总面积2万亩,净水面积60%,平均水深3.5米,最深处可达6米。是主要的鸟类繁殖地和迁徙地。湖中有大小岛屿十余处,其中最大的面积约亩;八个游乐湾风光亮丽,景-人,百余种候鸟在这里生长繁殖,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鸟有:白天鹅、黑天鹅、灰鹤、白鹭、灰鹭、鸿雁、雉鸡、野鸭等数十种。黄河鲤鱼、草鱼、鲫鱼、鲢鱼、鲶鱼、武昌鱼及河蟹、河虾等水产品在周边地区享有盛名。湖里长有茂密的芦苇,年产量可达吨。
三盛公同心锁
会场中心巨大的钢铁艺术雕塑“同心锁”雄浑壮观,格外引人注目。它位于我国著名的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西北一侧。这座大型雕塑重达吨,高达27米,堪称“万里黄河第一锁”。
这座钢铁艺术雕塑也是废旧建筑物品创新利用的一个典范。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建于年,是建国初期当时全国最大的黄河水利工程,号称“万里黄河第一闸”。1年,服役40多年的三盛公水利枢纽实施除险加固工程。为了让人们铭记这座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的辉煌历史和做出的巨大贡献,黄河水利工程建设者们精心创造,利用除险加固时拆除的6扇废旧闸门,建造起这座大型雕塑“黄河结”,其主体由三把锁构成,分别叫永昌锁、永固锁、永恒锁,象征事业永昌、爱情永恒、婚姻永固。
这座巨大钢铁艺雕的永固锁安装有电动液压装置,可用特制的大钥匙启动锁环,实现开锁和闭锁。游客还可通过锁内阶梯上到项部登高远眺,大河风光、沙漠奇观、田园景色、小城风貌尽收眼底。据了解,2年后,这里还准备利用锁体内空间开设“中华锁文化展览馆”,展示中国古今锁具,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三盛公天主教堂
河套地区最早建成的天主教堂,也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坐落在距磴口县政府所在地1.5千米的原粮台乡,现为巴彦淖尔市教区主教座堂。该教堂为法国天主教神父德玉明所建,年动工兴建,年落成。年后,教堂经过修缮,重新使用。教堂的建筑风格既吸收了西洋哥特式的风格,又富有中国地方民族特色,融中西建筑艺术为一体。
教堂占地面积平方米,主要建筑圣堂堂高10米;堂基入地2米,用块煤压基,煤块上砌着条石,高出地面0.8米;墙壁用精制的蓝砖砌成;顶面全部由铁皮覆盖;36扇尖拱形窗户全部用带有图案的小块五色玻璃和铅条镶嵌而成;教堂内部是圆拱形的屋顶,分别由两排14根直径30厘米的红漆高柱托着,有大小祭台5个。堂院大门顶部建有钟楼一座,高10米,有合金大铜钟两口,钟声圆润洪亮,方圆十里都可听到。附属建筑有修道院、修女院、育婴院、男子部小学(年在原基础上翻建了平方米的办公楼)、果树林园等,风格独特、自成一体。6年,该教堂被定为自治区级保护文物。
每逢重大教会活动,不仅本地区的教徒聚集教堂,银川、平罗、定边、包头及巴彦淖尔市各旗县的信徒也云集于此,诵经之声响彻村落。
续灯禅寺
续灯禅寺位于旗政府所在地乌拉山镇砖瓦厂居民区,建于3年,总投资万元。该寺庙由美籍华侨宗才法师兴建。为巴彦淖尔市最大的汉佛教寺庙。该寺庙总占地面积约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多平方米。分正殿和东西禅房。该寺庙气势雄伟,金壁辉煌。是佛教信徒及香客朝拜的吉祥圣地。也是西山咀城市景观的一个亮点。
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
地处阴山山脉白彦花地段,南靠国道和包兰铁路,与鄂尔多斯市隔黄河相望,西接塞外明珠乌梁素海,北傍乌拉特草原,东与包头市毗连。总面积.4万亩,这里物种繁多,资源丰富,是巴彦淖尔市唯一的天然绿色宝库及黄河重要的生态屏障,对促进巴市地区经济发展、调节本地区小气候、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春季万物复苏,草木争翠,景色秀丽;夏季绿草成茵,山花烂漫,云雾缭绕,使人如入仙境;秋日的红叶、冬日的雪海,构成了乌拉山迷人的景色。该处主要有以大桦背为主体的三个旅游风景区,面积1万公顷,有景点73处,集山、水、树、石、花、古庙为一体,是人们游览、避暑的好地方。
走西口-中国民俗第一村
该景区位于杭锦后旗头道桥镇东北约5公里处,地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西部,距国道、京藏高速公路15公里,交通便利,是临河、陕坝、磴口的三角地带,工程总投资0万元,到年底全部完工;总占地面积约多亩,其中水域面积约多亩,另有湿地、沙丘交错分部,整体环境植被良好,水源丰富。
杭锦后旗是“走西口”文化的典型地区,正是由于后套灌溉农业近二百多年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内地人口“走西口”,并形成了蒙汉民族文化交汇、北方晋陕甘豫文化混合杂烩的特色文化区,为了挖掘这一历史文化,打造特色旅游景区,景区主打品牌为山西晋商文化、走西口文化与中原文化蒙古文化的民族大融合。主要依据河套文化形成的历史渊源,将早期的纯蒙古游牧文化与明清时期“走西口”移民创造的农耕文化、中原文化有机结合、和谐共处,演驿“走西口”衍生的那段传奇故事,缔造一出部名闻天下的移民血泪史,打造新型的河套民俗旅游市场。
景区内主要功能区分为:“走西口”民俗风情体验、观光区,河套农业、水利发展展示区,农耕文化展示区,“走西口”历史再现、感受区,婚庆礼仪举办区,青少年成人礼仪区。
核心区主体框架结构为一街、三巷、九大空间组合,即一条主街为农家特色小吃街,三条副巷分别为陕西巷、山西巷和甘肃巷,九大空间是通过民宅、商铺、庙宇、戏楼、婚庆礼仪举办、农耕文化展示、青少年成人礼仪、小型博物馆等展示晋、陕、甘在“走西口”时期的建筑、民俗等文化,其建筑风格以庄严大气、厚重古朴的明末清初仿古建筑为主。
内蒙古酒文化博物馆
内蒙古酒文化博物馆位于杭锦后旗河套酒业工业园区内,属自治区级博物馆,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家企业博物馆,面积0平方米,总投资万元,于年8月建成。
门厅以汉代古典建筑为特色,雄伟、挺拔;馆内以“金樽美酒、骏马天骄—内蒙古酒文化”为主题,分为“草原酒艺、千秋传统”,“容酒器具、容尽沧桑”,“饮酒器皿、赏心悦目”,“酒风酒俗、民族豪情”,“佳酿飘香、情系九州”五个单元,概括了内蒙古酒文化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具有鲜明的草原民族性格豪迈的特色,成为宣传和展现内蒙古民族地区酒文化的专门场所。4年10月,河套酒文化博物馆被西北风情旅游联合会确定为定点旅游单位。
河套工业旅游景点
内蒙古酒文化博物馆,6投资2万元,按照四星级酒店标准建成了河套宾馆,7年又投资万元兴建了酒道馆,形成了较成完善的旅游环境。7月份通过了自治区旅游局的验收,确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搜房网出品,版权归搜房网所有侵权必究
搜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