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在一个小车间做一个行业是什么体验?乌兰浩特这位青年给出了答案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这句话深深印在了高继武的心中。作为乌兰浩特中蒙制药有限公司前处理车间粉碎班组的班长,高继武靠着过硬的基本技能,以零质量事故、零安全事故为原则,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为班组同事作出了榜样。
择一业爱一生
18岁能做什么?相信很多人会选择完成学业。而18岁的高继武已经接过父亲的班儿,走进乌兰浩特中蒙制药有限公司前处理车间粉碎班组当了一名学徒工,那一年是年。
高继武从小跟父亲耳濡目染,逐渐喜欢上了制药行业。据介绍,粉碎班组在乌兰浩特中蒙制药有限公司属于前处理车间,工作环境相比其他车间要差一些。但高继武有工作热情,上班的第一天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辜负父亲的期望。7月6日,高继武对记者说:“刚进厂时什么也不懂,只能跟着老师傅勤看勤学,晚上主动跟老师傅加班,好让自己早日学会技能。”正是有了这样的工作热情,高继武进厂三个月就从学徒转变为真正的工人。
工作中的高继武
年,乌兰浩特中蒙制药有限公司搬入乌兰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此时的高继武已经是粉碎班组的班长了,已工作10余年的高继武对药材前处理的生产工艺、操作规程等十分娴熟。年10月,企业购进了一台新型的中药粉碎机,因为是新设备,粉碎班组的工人们使用起来不是很得心应手。高继武就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研究这台机器。
高继武每天都是穿戴整齐去上班
经过1个月的技术钻研、调试,终于把这台设备的药品粉碎收率由90%提高到96%以上,日粉碎量由原来的公斤提升到公斤,既提高了班组的工作效率又为企业节省了成本。公司新购进的二维混合机到厂后,高继武发现下料口狭窄、下料困难,物料不能及时漏入积粉袋。高继武经过一个星期的研究设计,安装了一个下料口轴承,及时解决了下料困难的难题。
熟练操作设备、能够解决小的问题,这是高继武对车间每位员工的要求。在药品的生产上,他更是一丝不苟。多年来,他解决了无数次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今年2月,高继武接到了生产连翘四味胶囊的任务。此药是首次试生产,所以产品的各项精确的技术参数都需要反复实验。高继武带领试生产小组放弃休息时间,终于摸索出具体的工艺参数和质量控制点。今年3月,产品正式投产后,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高继武接受记者采访
15年来,高继武就是凭借着刻苦钻研的劲头在粉碎班组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他说:“既然选择了制药行业,那么我就要用一生去热爱它、干好它。”
记者孙崇正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