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乌兰浩特市 > 乌兰浩特市习俗 > 围观稻花香里说丰年,兴安盟欢庆丰收节

围观稻花香里说丰年,兴安盟欢庆丰收节

发布时间:2023/4/3 14:20:15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9月12日,主题为“守望相助迎华诞兴安稻海庆丰收”的第二届“兴安盟大米”丰收节暨乌兰浩特市第五届稻田捕鱼节拉开帷幕。

在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胜利嘎查的稻田旁,伴着清风流水和阵阵稻香,农民们跳起欢快的舞蹈,唱响一首首丰收赞歌,展示了农业农村发展振兴的新图景及农民的时代风采。

活动设置了稻田捕鱼、捉泥鳅、割稻子、巧妇厨娘比赛,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共庆丰收。在稻田捕鱼区,脚蹬水靴的农民们徒手捕鱼,不一会儿,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鲤鱼就收到了自家的水桶里。

割稻子比赛区,裁判员一声“开始”,农民们纷纷下田割稻,他们熟练地挥舞着镰刀,割稻、打捆,竞争激烈。在巧妇厨娘比赛区,厨娘们用地产大米焖制米饭,香气逼人……

稻花香里说丰年。今年,兴安盟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万亩,预计总产量达到75万吨以上,为全盟农业丰收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先后被授予“内蒙古优质稻米之乡”和“中国草原生态稻米之都”称号。“兴安盟大米”品牌产品已经远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市场,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

乌兰浩特市作为兴安盟水稻主产区之一,将大米产业作为优势特色和富民产业,并按照“农业+民俗+旅游”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自身特点,深入挖掘民俗特色文化,大力推进大米产业与脱贫攻坚、全域旅游等相关工作深度融合,为农民增收致富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年,乌兰浩特市计划用2~3年的时间,将分布于各镇的16万亩水稻打造为观光带,连接义勒力特农旅融合示范区、乌兰哈达水稻科技示范区、乌兰哈达民俗体验示范区和葛根庙庙园一体示范区,形成“一带四区”产业链式集群发展格局,同时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水稻景观、稻田养殖、认养农业等新业态,延伸水稻产业链条,建立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产业体系,助推“兴安盟大米”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活动还展示了乌兰浩特市各镇、园区的农副产品,通过地方农畜产品体验参观以及特色节庆活动等方式,营造了农民庆丰收、晒丰收、全民参与享丰收的节日氛围,展现了一幅景色宜人、稻米产业兴旺、民族融合发展、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画卷。

文/郭伟伟图/邱金鹏宋飞

供稿:内蒙古旅游报

责任编辑:李亚男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lanhaotezx.com/wlhtsxs/1354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