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年4月4日,乌兰浩特市小学数学科专题研究活动在兴安一小四楼大会议室举行。全市23所小学的所有数学学科主管领导和三四年级数学学科专任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是落实盟市两级教研部门关于“开展主题研究,精准服务学校和老师”的工作思路的具体体现。
活动的主题为《深入解读,用好教材,核心素养再深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承担活动任务的分别是乌市水晶名师工作坊和阳光名师工作室。
Q1
深研主题,助力课堂
活动第一项,分别由两个工作室选派优秀的青年教师为大家带来了两节研究课。
第一节课是阳光名师工作室的胜利一小沈志丹老师执教的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沈老师从尊重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角度,首先通过充分的动手操作丰富了学生的活动经验,使动手操作之后的表征真正成为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形成数学形式化的有效中介,每一个学生都在直观的操作中对有剩余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后续的学习中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积累活动经验。接着学生在“2个一盘2个一盘”的摆一摆几何直观操作中,清楚地认识余数就是在平均分的过程中,不能继续平均分下去,产生的数。最后通过有效的对比、辨析等形式,既提升了学生对余数概念的认知,也为后面理解有余数除法中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不同奠定了基础。整节课,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耐心细致的引导、启发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节课是水晶名师工作坊的兴安一小申建莉老师执教的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申老师工作刚刚满一年,真可谓是一个新手。但是课上的表现却可圈可点:逻辑思维步步深入,处理生成游刃有余,让学生在明理的基础上懂法,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和认知规律。从二维的面入手,教师设计了4次体验活动。第一次体验:自由摆,用面积单位拼摆长方形,直观的看到面积单位的个数就是用一行的个数X行数,也就是面积;第二次的摆,借助第一次的经验,先估一估,再通过摆来验证,出现了不同的情况,教师适时梳理比较,无论是摆满、没摆满还是不摆,都知道这个长方形一行摆5个,摆了这样的3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合情推理,一行摆5个,想一想:它的长是多少?宽呢?在学生直观感知的基础上把一行摆几个与长建立联系,把摆几行与宽建立联系。这样使学生的思维从二维面上降到一维线上。第三次体验活动,给出长方形的长和宽,让学生进行合理想象,看到长想到了什么?宽呢?使学生形成一见到长就想到一行摆几个面积单位,一见到宽就想到摆几行的空间表象,将一维再升至二维;第四次又进一步抽象,直接将面完全转化为了线。通过以上的四次体验,使学生主动构建了面积数与长度数之间的关系。
两节研究课,让参会的老师对于读懂教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十大核心词之一的几何直观有了更深的体会。
Q2
深研主题,共促提升
活动第二项是专门针对几何直观进行了深入解读。
分别由市教研室的数学学科教研员王金辉,阳光名师工作室的坊主胜利一小陈雪主任,和水晶名师工作室的兴安一小孙婧副校长做专题讲座。
王金辉老师的《关于几何直观》分别从几何直观是什么,为什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几何直观与直观,几何直观与数形结合,几何直观与空间观念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学习交流,使老师们对几何直观的概念,几何直观的意义、价值,以及它与几个相近概念的联系和区别有了深入的了解。为教师们应用几何直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陈雪主任的《几何直观助力计算教学》结合现场《有余数的除法》课例,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几何直观帮助理解数量关系、几何直观帮助建立数学模型和几何直观发现算式间的关系等三方面,列举大量实例,为老师们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几何直观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孙婧副校长的《几何直观直面核心》结合具体案例就大家的盲区和误区,明确了如何借助几何直观助力课堂教学,直面核心问题。她提出了“三问”,一问:操作对了吗?二问:课件能代替直观吗?三问:教材没有直观就不用吗?引起与会教师的深入反思。在案例的解读中明晰思路,明确方法,分析总结,传授经验,让老师们特别受益。
Q3
深研主题,落实于行
虽然活动仅进行了一个上午,但是老师们的收获却很大。我们的目标是希望老师们在这样潜移默化的学习和研究中最终落实在课堂,践行于课堂。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而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相信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带来的是全市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推进!
“用上课的质量来影响孩子生命的质量。”(于漪)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