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哈达镇古城村是乌兰浩特市朝鲜族聚居的村落之一。近年来,古城村围绕产业振兴做文章,通过“反租倒包”对全村亩水田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村民借势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迎来了村美民富的幸福生活。
王海艳就是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古城村的村民,每天下午4点左右,她和丈夫都会拉上一车新鲜的蔬菜到市场售卖,这些蔬菜很快就会被抢购一空。“这些菜都是我在自家庭院里种植的,都是纯天然绿色时蔬,我每天早晚来这里售卖,贴补家用。”王海艳笑着说道。
我们跟随王海艳来到她家,走进院子,两个大棚和地里的蔬菜格外显眼。据王海艳介绍,从村里承包土地种植水稻是她家的主要收入来源,而在每年春季水稻育秧结束后,她都会在大棚里和院子里种上各种蔬菜,除了家庭日常食用和拿去售卖,许多熟识的顾客还会亲自到这里进行采摘。
从村里承包土地,也是古城村大部分种植户的土地经营方式。古城村采取“反租倒包”的方式,由村委会出面,将承包到户的土地集中到集体,然后再将土地的使用权承包给农业经营大户,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整合了村里的耕地资源,对全村农业规模化、科学化发展都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自‘反租倒包’推行以来,村里人均收入增长了元钱,如今村里人均收入可达到1.2万元至1.3万元左右。”古城村党支部委员刘铁明这样说道。
通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如今的古城村村路宽阔平坦,民居整洁美观,村民年年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连续多年超过30万元,美丽乡村的喜人图景徐徐展开。“古城村将继续发挥好种植产业优势,提升群众家庭收入,切实增加百姓生活幸福感。”古城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郑泰勋如是说。
责任编辑:刘文静编辑:李智欣记者:郭思远高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