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乌兰浩特市 > 乌兰浩特市旅游 > 刘亚声代表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急救能力中国

刘亚声代表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急救能力中国

发布时间:2023/5/17 18:51:31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曼玉

“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不断落实,基层首诊也将不断推进。面对日益增多的患者,基层医生具备对急危重症的识别能力、救治能力才能更好地守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兴安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刘亚声说。

刘亚声《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急救能力》的建议来源于她的日常工作经历。

刘亚声所在的重症医学科曾收治一名39岁的农村男患者,诊前一周反复胸痛,村医诊断为劳累,给予服用了止痛活血的药物。在之后的劳作中,患者症状不断加重,意识不清,家人拨打,就医后诊断为高侧壁及广泛前壁心梗出现心脏骤停,ICU抢救治疗。

“这名患者如果及时正确诊断治疗,可以不发生心梗,避免如此高的死亡风险,患者整个预后也将是截然不同的。而当患者出现致命性症状时,因不信任村医,没有寻求村医首先救治,而是拨打,医院的医生,延误治疗一小时余,致病情持续恶化出现心脏骤停危及生命。”刘亚声说。

刘亚声表示,对于群众来说,对疾病早诊断、早治疗才能获益更多,尤其对于很多心脑血管病来说,错过了黄金的救治时间,会造成很严重的、不良的预后。

同时,刘亚声也意识到,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救治能力。“尽管我们兴安盟基层基本医疗做到了全覆盖,同时也具备了基本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在基层就诊的患者也逐年增加。但是村医的能力确实有待提高,越是稍微偏远一点的地区,村民们越不信村医,所以基层卫生医疗体系的人才培养亟待加强。”

刘亚声介绍,这次接种新冠疫苗,也暴露出基层医疗机构缺乏急诊急救意识的问题——大多数医疗机构仅根据计划免疫要求配备少量急救药品,品种也未配全,抢救所需的监护仪、简易呼吸器、除颤仪均未配备,甚至因氧气瓶长期未使用而不能正常使用。即使有一些急救药品,但如何正确、有效使用医护人员也不了解。“如果在社区卫生中心或卫生院疫苗接种时或就诊过程中突发急症,未得到及时救治,只能等待接诊,往往会错过最佳的救治时间,尤其是乡镇卫生院,医院距离较远,因此不断加强他们对急危重症的识别和救治能力是重要的,更是必要的。”

在刘亚声看来,基层医疗薄弱的问题要靠加强医共体建设,强化内部运行机制,以及加强对基层急救设备的投入及医护人员的培养等解决。

为此,她建议,加强对基层急救设备的投入及医护人员的培养,定期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培训,强化急救意识和能力,对地区内最易出现的危重症进行强化学习。“以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为例,年粗略统计社区卫生中心接诊人数少则千人,多则2万多人次,患者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急救设备的配备,将是基层第一时间快速有效进行救治的必备条件。加强基层医护队伍建设,更是保证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有高质量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保障。乌市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个乡镇卫生院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仅76人,执业助理医师27人,且年龄趋于老化。乌兰浩特卫东卫生院,辖区人口人,具有医师资格的仅6人。乌兰浩特市所属村医中专学历者占绝大多数,基本为培训合格后具有乡村医师证。因此,加强基层医疗人才的定向培养,刻不容缓。”

刘亚声还建议加强医共体建设,强化内部运行机制。“很多基层医疗机构因考虑急救药品的浪费问题,所以少备或不备。完全可以通过医共体进行药品的周转,避免药品浪费。同时对于仪器设备的维护、正确使用,都可以利用医共体内上级医疗机构的资源帮助解决。通过医共体,医院的医生能下到社区、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进行有针对性的急救知识的培训指导,建立有效的双向转诊机制,保证急危重症能第一时间获得有效救治。另外,医学是需要终生不断进修学习的,加强医共体、医联体建设,能为其不断学习培训提供有力保障。”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lanhaotezx.com/wlhtsly/1382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