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乌兰浩特市 > 乌兰浩特市旅游 > 农牧民文化生活变形记乌兰浩特市丰

农牧民文化生活变形记乌兰浩特市丰

发布时间:2023/3/6 13:21:36

震天的锣鼓响起来,欢快的舞蹈跳起来,优美的歌曲唱起来……盛夏时节,天气虽然炎热,但依然挡不住大家演出的热情,乌兰浩特市广大农牧民群众纷纷走出家门,参加“逐梦乡村·我们的舞台”农牧民文艺活动,用精彩的文艺表演展现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共享和谐美好生活的幸福心情。

今年3月份以来,乌兰浩特市组织各乡镇嘎查深入开展“逐梦乡村·我们的舞台”农牧民文艺活动,不仅满足了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为广大农牧民生活带来了切实转变。

从围着锅台“转”到走上舞台“演”

傍晚时分,今年77岁的葛根庙镇友谊嘎查村民贺桂芝吃过晚饭后,便匆忙来到村文化广场上,和姐妹们一同排练舞蹈节目,准备在接下来的“逐梦乡村·我们的舞台”农牧民文艺活动中“大显身手”。“从前围着锅台和菜园子转,现在围着舞台转,这是新时代新农人的新生活。”贺桂芝开心地夸赞着活动给她带来的改变,“这是我们老百姓的舞台,人人都能参与,人人都有机会展示才艺,还联络了大家之间的感情。”

目前,乌兰浩特市已开展“逐梦乡村·我们的舞台”农牧民文艺活动30余场次,参与演出余人,并逐渐形成了热在基层,乐在群众的文艺文化氛围。同时,通过打造本土特色乡村文化,吸引了更多农牧民深度参与其中,把舞台留给群众,真正让群众“唱主角”。

从田间地头“闲”到文艺创作“忙”

三句半《逐梦乡村大舞台》、情景剧《婆婆也是妈》、民族乐器合奏《幸福年》……“逐梦乡村·我们的舞台”农牧民文艺活动开展以来,乌兰浩特市各嘎查村农牧民创作热情高涨,并以乡土风俗习惯、村规民约、孝老爱亲等为内容自编、自导、自演了多个文艺作品。

同时,广大农牧民文艺爱好者通过创作极具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富有乡土文化活力的文艺作品,进一步推动农牧民群众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政策法规、中华文化,为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凝聚力量。“平时我们会利用休息时间聚在一起交流、创作,不仅丰富了大家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可以通过作品展现新时代农牧民的新风采。”乌兰浩特市天骄农民艺术团成员白山虎说道。

从千里迢迢“送”到贴近群众“种”

“我们已经与多支农牧民文艺队结成了文艺对子,定期下乡开展文艺节目编排辅导,在增进城乡文艺交流的同时,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志愿力量。”兴安街富民社区业余乌兰牧骑舞蹈队队长姜秀梅介绍说。为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乌兰浩特市引导业余乌兰牧骑文艺队与嘎查村文艺志愿服务队进行“结对帮扶”,通过相互交流,共同编排出有当地特色的文艺节目。

目前,兴安街富民社区业余乌兰牧骑已与乌兰哈达镇腰乐嘎查文艺队、葛根庙镇胡格吉勒嘎查文艺队结成帮扶对子,乌兰浩特市文化馆与义勒力特镇西白音胡硕嘎查文艺队、东包达力干嘎查文艺队结成帮扶对子,辅导农牧民编排了《策马奔腾》《最炫民族风》《我和我的祖国》等有创新、受欢迎的文艺节目。乌兰浩特市文化馆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了授课,为嘎查文艺队进行广场舞辅导和文艺节目排练。

如今,乌兰浩特市的基层文化氛围愈加浓厚,沉甸甸的“文化果实”不仅让农牧民真切地感受到了“逐梦乡村·我们的舞台”农牧民文艺活动带来的幸福感,也让他们的文化生活实现了“华丽变身”。

来源:《兴安日报》记者许文军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lanhaotezx.com/wlhtsly/1331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