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乌兰浩特市 > 乌兰浩特市旅游 > 25在冰湖捕鱼只是小开头冰雪天路长

25在冰湖捕鱼只是小开头冰雪天路长

发布时间:2021/10/9 13:42:33
治疗白癜风用的药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50710/4653856.html

“提到内蒙古,这片土地不单有着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也有着迥异于中国沿海及传统农耕民族聚居区的民俗文化。但如果你没去过内蒙古,相信大家和我的初始印象都会差不多,归纳成若干个关键字——就是草原、牛羊、能歌善舞、豪爽、摔跤、骑马、射箭、成吉思汗。

然而,当我真正用自己的双脚踏上这块土地后,我才真正意识到,在接下来的十几天,我将体验到的,会是和大家印象中很不一样的内蒙。”

无忌游的Ron同学,在12月份与国内的众多摄影、旅游大咖一起,深入内蒙,进行了一次极致冒险摄影之旅。他们在-30℃的凌晨一起登上兴安之巅——白狼峰顶等待日出;在阿尔山古老的火车站旁玩起炫酷的光绘摄影;在鄂温克雪地草原上一起吃辣火锅体验冰火两重天;在根河源湿地画出世界上最大的“雪地棒棒糖”;在曾创造全国最低温-58℃的冷极点一起裸奔;穿越原始林无人区,探访奇乾中队,一起泪洒边疆;乘坐莫尔道嘎森林小火车一起拍摄微电影;恩和做客俄罗斯家庭,体验篝火晚会……

行程概况

内蒙古很大,旅行者们一般把内蒙分作5大区域,分别是最西面的阿拉善及周边地区;呼和浩特及周边地区;锡林郭勒;赤峰和通辽,以及这次我行程的目的地——内蒙古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兴安盟。

请猛戳图片放大

行程起点在兴安盟首府乌兰浩特的成吉思汗庙,终点是满洲里的俄罗斯套娃广场,全程行驶公里!(上图的.3公里只是直线距离,到达内蒙后,我们全程都是在四驱越野车上完成的交通,所以行驶路程要远得多)。冬季走这条线路,沿途景观主要是茫茫雪原和大兴安岭的山岭和林区为主,途径城镇和牧户区域,会有很多人文文化的景点可以观看。

团队在12月2号开始在乌兰浩特集结和行前培训,12月4号正式出发,13号正式结束。历时共12天。

行前准备

由于提前被告知,冬季内蒙的平均温度在-20℃以下,而且我们还会途经中国冷极——根河(最低温度曾达到了-58℃),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来说,这样的气温确实是一个考验。

不过主办方很细心地提供了围巾、帽子、手套(一厚一薄,薄的主要是方便拍照用的)、雪套(防止踩在雪地上,鞋和裤中间的空隙进雪),冲锋衣(配加厚的羽绒内胆)。

但我自己还是带了一套薄羽绒服,冲锋裤,抓绒的衣、裤,加厚的袜子鞋垫。

穿越雪线后,我每天常备的衣服如下:

头部:雷锋帽,主要是耳朵的保暖(墙裂推荐,某宝有很多,不贵但很实用),在极端低温下,耳朵的防护显得特别重要。面罩和围脖也很重要,特别是清晨日出前,风很大的话,脸如果不挡起来,一般人会受不了。

在白狼峰拍日出看看大伙冻成啥样

上身:冲锋衣(主要作用是防水防风)+内胆的羽绒服(保暖的主力,如果没有太厚羽绒,可以穿两件薄的)+捉绒衬衣+贴身吸汗的保暖内衣+手套

裤子:冲锋裤(同上)+捉绒的保暖裤或者羽绒裤+贴身的秋裤(你们懂的)+雪套

鞋子:有防滑底的户外鞋或者登山鞋(雪靴也行)+羊毛的鞋垫+两双厚袜子(两双袜子间贴暖宝)

在这样的保护下,其实-30-40℃身体都是相当暖和的,相对躯干部分,脚的保暖应该更加重视。因为脚离雪更近,而且雪融化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所以脚通常都会很冷。袜子上贴暖宝的最大作用,是回到温暖地方后能让你的双脚较为快速地回复温度,但在户外保暖作用其实不明显。

对摄影器材方面的保护:

相机保暖套什么的个人觉得用处不大,反而影响操作。密封袋若干,从寒冷地方回到温暖的地方前,相机用密封袋装好,等待机器慢慢适应温度,可以有效防止镜头起雾。镜头盖记得保管好,盖子掉在雪地上是几乎没有声音的,而且非常难找。

手机的话,硅胶外壳是最好的,保暖不滑手。在后盖直接贴上暖宝,能延缓手机被冻关机的时间。平常手机如果不用的话最好放车上或者贴身的口袋,放在靠外面的口袋,不一会就呵呵了。这里还要特地表扬一下,内蒙的网络基础建设远比我想象中好,只要在村落小镇或者省道国道边上,4G信号都是杠杠的!

三脚架方面,如果有条件,最好不要用液压云台,极端低温下液压云台有可能被冻住。

相机电池,有多少带多少!有多少带多少!有多少带多少!

因为低温环境下电量会掉很快,远超出你想象的快!

在白狼峰拍日出后相机脚架上都结了薄霜,这次我带的镜头用是适马的12-24mmf4-5.6,和35mmf1.4,镜头镀膜很不错,寒风中一直没有结霜。同行有些朋友的镜头上都结起薄霜,而且那玩意在户外根本擦不掉,日出那短短的几分钟完美光线,要是遇上这种情况真的会很蛋疼。

其他准备:

喜欢喝茶的话多带些茶叶,并不是所有的当地餐馆都会提供茶。

当地比较干燥,适当带些护肤用品,防止皮肤开裂。

不喜欢喝酒的朋友可以带些姜茶,可以驱寒。

带个插线板,以防酒店的插座不够用。

有些地方酒店暖气开得很凶猛,热得人睡不着,而且窗户开不了,有条件的话带套短袖衣裤

正式出发

Day1:乌兰浩特——察尔森湖冬捕——成吉思汗庙——白狼镇

行程正式开始,清早出发,车队直奔离乌兰浩特不远的察尔森湖,车队翻过一路小土坡后,便可以直接行驶在冰湖面上。冰湖面上没有任何路标,替我们指明方向的只有前车留下的轨迹,车轮压在冰面上“嘎吱嘎吱”地响,对于我这种久居南方不常看见冰雪的人来说,心中不免产生了一丝忐忑。

Photoby向崎钢

然而,据当地人介绍,如果进入深冬,冰面可以有差不多一米厚,现在12月初,冰面厚度应该也达到了50厘米以上,安全是不成问题的,我也就放宽了心。

渔民早早地已经在湖面上开好了捕洞等待我们到来,凑近一看,捕洞边的冰不厚,那是因为捕洞凿开后需要不停维护才能防止冰面再次冻上,因此周边的冰层厚度会比其他地方薄一些。

相较查干湖那种开发得很成熟的大规模机械化、带有一整套仪式的冬捕来说,我们目睹的察尔森湖冬捕显得更为原生态。由于大规模的冬捕还没有正式开始,这次我们看到的只是渔民们的小试牛刀。尽管如此,如果选择在12月底左右来到察尔森湖,大家一样可以看到大规模的冬捕场景,和所有冬捕一样,渔获的收成,依靠的同样是“鱼把头”的判断力还有一点点运气,因此,拥有渔猎传统文化之地,“鱼把头”的地位相当的高,他除了掌握着捕鱼的经验与技巧,还承担着一定祭祀的职能,这点与早期萨满教的影响也不无关系。

四五个渔民合力,用手慢慢地拖网,不一会儿功夫,渔获就渐渐露出了水面。渔获主要是当地人叫的胖头鲢子鱼,我生物是体育老师教的,没大搞得清楚,不过捞上来的鱼普遍都很大!

Photoby陈永宏

多大?这么大!

PhotobyRon

Photoby向崎刚

湖水温度在4度左右,而湖面上的温度已经接近了-25℃,差不多30℃的温差让鱼在出水后的短短十数秒钟便会被冻僵,而且剧烈的温差,还让鱼腮出血还有点严重。

Photoby陈永宏

察尔森湖上的冰纯净得好像舔一口PhotobyRon

离开察尔森湖后,我们便启程回去参加行程的出发仪式。

内蒙古有着著名的“东庙西陵”,东庙,说的就是成吉思汗庙。成吉思汗庙始建于年,是世界上唯一的纪念成吉思汗的庙宇,进庙前得首先登上九九八十一级台阶,因为在蒙古习俗中,数字九为最大。台阶两侧植有44棵迎客松,代表成吉思汗44岁称帝。

PhotobyRon

Photoby陈永宏

成庙正面呈“山”字形,结构上圆下方,融合了蒙、汉、藏三种建筑风格于一身。正殿安坐着3米高的成吉思汗镀金铜像,两边立着他4个儿子的雕像,四周墙上还有成吉思汗的2个弟弟,“四狗”(哲别、者勒蔑、忽必来、速不台)的画像。蒙古风俗中,狗代表着忠诚,真不是骂人的。

成吉思汗庙:鲜为人知的超神秘仪式感

Videoby曾威、大头、港货、勒克儿

祭司向我们送上的祝福与哈达,祈求我们这次的极致探险之旅能够顺利平安!而我们也带着这份祝福,开始奔向我们第一天行程的终点,白狼峰下的白狼镇。

而且由于纬度原因,下午四点多的时候太阳就已经下山。在接近白狼镇后,路上已几乎碰不到行人和其他车辆。

我们入住的是当地林业局的招待所,设施自然与城市里的酒店没法比,不过热水暖气网络一样不差,而且干冷的气候最大的好处是洁净,这里绝不会有南方小镇的潮热异味,一切都是那么朴素、纯粹。

用过晚饭,步行回招待所。头上已经是点点星光,十几个人有说有笑,大家一边笑着说不定会碰上狼!因为在此之前,领队还特意叮嘱我们,千万不要单独走夜路,白狼镇边上,有狼。走了大概十来分钟,大伙渐渐安静下来,路上只剩下我们踏在雪上的脚步声。气温大概已经降到了-26-7℃左右,呼吸中感受到的都是寒冬的凛冽,脸冻得开始有点发僵。

白天我们还在繁华舒适的城市里,到了晚上,仿佛已到达了另外一个世界,一个冰雪覆盖的小镇上。心头不免有点感触,头上星光越发明晰,想摸出手机来看看星图,原来已经冻关机了。刹那仿佛与原来的生活都断开了联系,剩下的就是身边的这些伙伴们。

未完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lanhaotezx.com/wlhtsly/1124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