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乌兰浩特市 > 乌兰浩特市旅游 > 老航校风云五次搬迁困难重重,战

老航校风云五次搬迁困难重重,战

发布时间:2021/8/13 21:38:59
如何确诊白癜风 http://m.39.net/pf/a_5964818.html

航校成立后即着手准备开展飞行训练。尽早开始训练,加速培养我们自己的飞行员和航空技术人才,这是党中央和全军将士的希望,也是航校全体人员的共同心愿。但此时国民党军队向东北大举进攻,继占领锦州、沈阳、铁岭之后,直接进犯四平,东北的形势不断恶化,战火即将烧到通化。为此,航校奉命由通化向北转移,于年5月迁至牡丹江,这是航校历史土的第二次大搬迁。到达牡丹江后,王弼被任命为航校政委。航校代号也由“三一部队”改为“六一部队”。

1人推火车

国民党反动派对我党我军创办航校十分惊恐,经常派飞机来骚扰破坏,有一次,15架国民党飞机对通化机场进行了长达半小时之久的轮番轰炸,打伤我六个同志,炸坏能飞的飞机六、七架,企图将刚刚诞生的航校扼杀在摇篮之中。

奋勇扑救被敌机扫射起火的飞机

为了尽量减少损失,航校必须向较为安全的地带转移。航校领导决定立即组织大家,从空中、地面向牡丹江搬迁。能飞的飞机,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就转移到了牡丹江;不能飞的飞机,就分解开来和航材、汽油一起装上火车,从陆路转运。由于此时沈阳已被敌人占领,火车只好绕道朝鲜经图门向牡丹江进发。

“人推火车”示意图

当行至“老爷岭”时,因铁路坡度太大,只有一台机车,火车上不去,怎么办?车上的人只好下来喊着号子推火车。同志们累得气喘吁吁,汗流侠背,在“嘿哟,嘿哟”的号子声中,硬是把火车一步一步地推过了老爷岭。当行至牡丹江境内的宁安一县时,由于牡丹江大桥已被炸断,火车无法通过,大家只好把车上所有的物资卸下来,动员、租用了汽车、马车、牛车等各种运输工具,来运送这些飞机和航材。由于道路崎岖不平,从宁安到牡丹江虽然仅有四十多里,但汽车一天最多只能跑两趟,而牛车、马车,一天一趟还得走一段夜路。就这样,夜以继日地搬运了半个多月,才把这些航空物资搬运完毕。在搬运中,有时一天吃不上一顿饭,喝不上一口水,但大家情绪仍然很高昂。

2难忘“老爷岭”

几十年后黄乃一回忆说,那情形正是我们艰难办校的缩影。

长长的列车在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崇山峻岭间艰难地蠕动。上老爷岭山坡,一个车头拉不动,必须另有一个车头在后面推,但无法找到另一个车头。就像张开帙他们搜集航材时一样。坐车的人都跳下来推车,远远看去如同一群蚂蚁在搬运一截长长的树枝。拉呀,推呀,咬牙呀,冒汗呀,车头呼哧呼哧开足最大马力,一步步挣扎着移动。当火车终于爬上高坡,大家被汗水和灰土弄得脏鼻子脏眼的,像是刚从地下钻出来的挖煤工,但大气还没喘匀,乐观的气氛就开始弥漫。有人说:“咳!人推火车,说怪不怪,咱还要举着飞机上天呢。”另一个说:“先别吹,等你有了儿子,那时和他们吹起来,你就说爸爸曾经把天地翻了个个儿!”

机械一期学员吴永常,回忆起“老爷岭”也是记忆犹新:

我们学生队是装车、押运、卸车的主力。经过一周的装车奋战,才踏上征途。为了防止被敌人打劫,航校发给我们每个学员一支枪,三十发子弹。一路上火车经过重重关卡,处处交涉,走走停停。在梅河口遇到土匪袭击,不得不停下来与敌战斗。在翻越老爷岭时,由于机车马力不足,只好分两次拉运。全体跟车人员推火车前进。隧道里漆黑一片,浓烟滚滚、呛得人喘不过气来。车到宁安,铁路桥不能通行,又改用马车拉运,最后终于胜利到达牡丹江。

3重获新生

牡丹江的条件要比通化强。机场跑道完好,虽说房屋全被炸毁,但牡丹江省委将伪满时的市公署大楼和附近一些小楼房划作航校校部。

航校搬到牡丹江后,新址初安,黄乃一即向西前往哈尔滨,找到“东总”政治部主任谭政。由于吴溉之不可能来牡丹江,黄乃一经与常乾坤商量,再次请调王弼到航校当政委。这一次如愿以偿,“东总”于5月15日任命王弼为航校政委。王弼具有丰富的航空工程知识和经验,对航校后来的发展功不可没。黄乃一会同王弼回航校,途中,他们北绕佳木斯察看机场,拜会了佳木斯市委书记洛甫。提出如果形势所迫,航校很可能需要迁至佳木斯。

洛甫即张闻天,是红军时期党中央核心人物之一,他对创立航校喜于言表。他说,多年来国民党的飞机就像讨厌的老鸦,整天带着不祥之兆压在我们头顶上。年,毛主席长征到荥经县茶合冈时,突然飞来3架敌机并投下炸弹,警卫员胡长保把毛主席扑倒在地,毛主席脱险,而胡长保被炸穿腹部,英勇牺牲。在此前后,董必武曾被敌机扔下的炸弹溅了一身土,幸好扔下的是颗臭弹;身怀六甲的博古夫人在一次空袭中被弹片击中头部,招致流产。长征中,敌机像蚊子一样弄得红军无处藏身,一枚炸弹曾炸坏周恩来办公室旁的一所房子;贺子珍为保护伤员,被一枚炸弹炸伤十七处,头部负重伤,昏迷了好几天。

历数灾患,洛甫说,建航校、建空军是天大的事,全党全军都应不遗余力地支持。

4零下四十度再次搬迁

年5月下旬,蒋介石亲自飞往沈阳督兵北犯。国民党反动派对我东北再次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5月底,占领长春、永吉,继而推进到松花江南岸,战火即将烧到牡丹江畔。在这种情况下,航校不得不再次向纵深地区转移。于年11月,由牡丹江迁往密山的东安机场。此时,正值严冬季节,气温降到零下四十多度,冰天雪地,寒风凛冽,手一接触金属,就被粘下一层皮来。在这种极其恶劣的环境中,航校干部学员英勇顽强,拼命抢运,终于在月底将航校搬到了东安。

尽管航校的飞行训练是在艰苦、动荡的条件下进行的,几经辗转搬迁,但训练从未间断,在航校全体人员的辛勤努力、艰苦工作下,飞行训练工作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年3月,随着形势的好转,航校由东安搬回牡丹江,年3月,又由牡丹江搬到长春市内。

东北老航校五次搬迁示意图

☆年11月,第一次大搬迁,由辽阳迁往通化(航校成立前)

☆年5月,航校第二次大搬迁,由通化迁至牡丹江

☆年11月,航校第三次大搬迁,由牡丹江迁至密山(原东安)。

☆年3月,航校第四次搬迁,由东安搬回牡丹江

☆年3月,航校第五次搬迁,由牡丹江搬到长春市内

点赞是一种鼓励 ● 分享传递友谊

刀尖舞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lanhaotezx.com/wlhtsly/10812.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